搜索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荔枝出品】南艺鸡蛋饼、南林香樟苑、南工租车摊……说说几家最令南京大学生记忆深刻的店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9 19:2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日子,每个人回忆起大学生活时除了寝室、图书馆、社团、辅导员、男女朋友(前提是你有男/女朋友)这些,一定还会有一家店铺——这家店铺年岁不短,颇有特色,和学生的交集丰富,以至于一提起来,就能带出每一个在校生的赞誉和吐槽,带出每一个毕业生的思念。为此荔枝社区挑选了南京的几所高校周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店铺,希望以此一窥这几所高校和学生的某些气质。这几所高校分别是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香飘天下艺考生】——南京艺术学院与南艺后门鸡蛋饼
“没吃过南艺后门的鸡蛋饼,就不算上过南艺”这似乎已经成为南艺后门鸡蛋饼的一句经典广告语。 在秦淮河畔,一张破旧的课桌,一个透明的玻璃匣子就摆成了一个鸡蛋饼牌子。连招牌都不用,品尝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南艺后门鸡蛋饼位于南艺后街上的后门口,由于地理位置之便,口味之佳,得以养活了一届又一届的南艺人。说来也怪,后街无数小店都只能做学生生意,偏偏让一家鸡蛋饼声名远播。这几年南艺内外拆楼炸桥,校园变得让人不认识,后门的这一口鸡蛋饼却不忘初心,多少年味道依旧,甚是难得。
此饼香酥可口,咖喱土豆浓香,韩式泡菜酸爽,多味海带爽脆,里脊烤肠煎得也好,添加进去也不失水准,许多人慕名而来,满意而归,的确当得起“美食”二字。只是价格从当年的一块五、两块,五毛五毛地往上爬,现在已然三块五一个,虽然学生们每当开学过来见到涨价总有惊讶,但是亲历其中,也觉得老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辛苦使然,也不嫌贵了。

除了养活南艺一方水土上的一方人,南艺鸡蛋饼的声名也渐渐传到了别处去。这两年艺考大热,艺术生大军连年增长。南京是诸多学校和考点的汇聚之地,南艺的考试又是全国最早开始的之一,于是每年一月,天南海北的考生纷纷赶来南京、南艺,初试身手,于瑟瑟寒风中作画、朗诵、演奏,在他们逗留之际,未尝不会看到后门这一口热乎乎的鸡蛋饼,吃上一份鸡蛋饼,这点温度就随他们到了北京、上海、杭州……未可知南锣鼓巷里流连忘返的青春男女,可曾记得南艺后门鸡蛋饼的一口香酥。

【杀死我的香樟苑】——南京林业大学和香樟苑
如果你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带着满腹才学和一腔热忱走了。你记得樱花大道纷纷扬扬飘落的浪漫,也记得在香樟苑里吃过的一顿又一顿的饭菜。但当你回来的时候会发现,图书馆的沧桑依旧,樱花的浪漫依然,但香樟苑,却不见了。
香樟苑,就在南林大的后街,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餐饮店铺。虽然只是对外承包的餐饮一条街,却被亲切地认为是吃了以后不想去别的食堂吃饭的地方。曾在热帖“网评南京最好吃的高校食堂 ”中榜上有名。
由于外包出去,点餐付款用现金不用饭卡,所以校内校外的人都可以去吃。每到饭点,这边必定热闹非凡,同学们甚至要排队买自己想吃的饭菜,还要等座位。这里的餐饮物美价廉,十块钱就能大快朵颐,虽然环境差了一些也足矣。有别的学校来此会面同学,便留下吃一顿,吃得流连忘返。传闻有个南邮的同学自从吃过香樟苑的美食,每周必来。还有传说,南林校内某位人士自从在香樟苑吃过,就不再前往学校两个食堂。总之是神乎其神。

香樟苑里的小吃餐饮品类繁多琳琅满目,由于和一届届的南林学生互为鱼水,良性循环之下形成了价廉物美,琳琅满目的特色。石锅的老板娘每年都亲自去韩国采购甜面酱,鱼汤面的大师傅是东台人,做出的面以冬笋野菇最为纯正。除了石锅拌饭和鱼汤面,木桶饭,炒酿皮,奥灶面,瓦罐汤皆声名远播。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却被一纸通知结束了经营,即将拆除。

个中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应青奥拆除脏乱差,有人说是因为要扩建校医院。但总之,香樟苑是没了,无数学子深情追忆,并于6月25日,在三福门前的留言墙留下满墙心语。


人死不能复生,香樟倒地又何如呢?杀死了我的香樟苑,不仅仅是一处食堂消失,更是一处像南林老图书馆、樱花大道一样的精神寄托的消失,但具象的消失并不会消磨我们脑中的味觉记忆,就像南林社联在人人里所说的“谁的心里都有一盒章鱼小丸子,让你暗自揣摩它的温度…我们可以对美食表达的最高敬意,莫过于在在即将消逝的时候,把怀念化为文字……味道可以延续,记忆一直都在。 ”

【非此地不能租自行车】——南京工业大学与黑老板的租车摊
南京工业大学门口有一家自行车租赁点,老板朱传海从98年开始就在此租车,十几年来价格都没有超过两元钱。工大的学生很多,提起朱传海,并不一定都知道他的姓名,但这老板生的黑,若提起校门口租车摊的黑大叔,租自行车的黑老板,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校门口几百辆自行车排开,朱(黑)老板自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凡是租车,学生须押学生证在此,一天之内只要一块,隔天回来三块。每辆车子各有编号,两套钥匙,如果学生弄丢了钥匙,朱(黑)老板这里看看编号也能打开。为了防止丢车,老板还特意在自行车上印了字,让小偷手下留情,不过如果车子真的丢了,还是要照价赔偿,因此许多人不慎丢车,便要为一辆破车买单300元,也是没有办法。
工大的学生们骑车去超市,去附近的珠江镇买东西或者去南审看看妹子什么的都很方便,但是这租车摊却是命途多舛。去年的时候,朱(黑)老板的办公室被定性成违建,租车业务也不能开展,一时间师生出行多有不便,还有签字挽留者,最终引来了记者,修车摊才继续摆了下去。(办公室门前的标语“谢绝男生载男生”,也是令人浮想联翩)
但是正所谓不做死就不会死,13年的事情才结束,14年的朱(黑)老板脑子一热,门前把酒店的围墙和绿化带给捅了,铺水泥修出一条康庄小道直通自己的铺子,因此再度被查处了一段时间。把自行车租赁业务弄到这个份上,真是蛮拼的。
但是,除了在苍山洱海这样适宜骑行的旅游景区之外,难得一见的租车自行车业务,为什么在南工大这里做得风生水起?
原来,不论是地铁站还是附近的珠江镇都有一段距离,就像所有仙林、江宁、浦口的学校一样,黑车是哪里都有、哪里都一样坑,校车更是哪里都、有哪里都没的指望,而南工大的校园依山而建,每天学子们徜徉于校园内都要翻山越岭,徒步尚且吃力,再加上坡度陡峭,骑自行车曾经出过事情,因此工大和旁边的南审校园都不准骑自行车,所以买自行车带进校园毫无意义、更不可能,校外才有这红红火火的自行车租赁业务。由此看来,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自行车,放眼南京,还真是非南工大不能租自行车!不过,同为不能骑车,南审和毗邻的南工大的自行车由于男女比例使然,样子也是不太一样的。


【我要让全世界知道,这里的建筑学院都被我承包了】——东南大学与益而高文具店
在动手写东南大学之前,我想写的本来是榴园宾馆,这座宾馆由东南大学的著名建筑大师齐康院士设计建造,风格独特、设计新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尤其是榴园宾馆早餐的的大肉包十分好吃,远近闻名,附近的大爷大妈也牵狗遛鸟,慕名前来购买。在阳光晨跑严格执行的时候,更是养活了一堆跑得气喘吁吁没吃早饭的孩子,也有的孩子十分实诚,就此吃了一学期的肉包子。
但有人听说了之后跟我说:“你对东大了解得还不够深,榴园宾馆的包子再好吃,对东大学子而言不过是一顿早饭,总不至于天天住在宾馆里面,而东大门口的益而高文具,才是掌握着东大甚至南京主城区全体建筑系学生命脉的地方。”
起初我不相信,直到我看到了这样一段对话(对话来自人人网):

A:据说在每一所建筑学院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捡起一张掉在地上的图纸,扫一眼上面的内容,会低声自言自语道:“这个是模仿的西扎”。
B:在东大,那就是益而高老板啊!益而高的车思凡车老板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左右着东南大学建筑系的时尚风向啊神马的。
A:何谓益而高?
B:出东门右拐,益而高文具店。
A:就那个老头?
B:最多算大叔啊……认识每一级的本科生,熟知各年级教学进程……
A:呵呵,那应该尊称辅导员。倒真是一家与国际接轨的店,有不少留学生去那里买材料
B:是滴,联合教学的同学们还批发出口。辅导员神马的,对设计风格没有影响~益而高的进货直接作用于东大建筑模型与手绘表现的水平啊!
A:也难怪,我每次去买东西,他总是一副如来佛祖的面孔。
车思凡,四牌楼益而高文具的老板,佛一样的面孔,谜一样的男人。东大周围唯一的模型建材店,垄断了东南大学附近的模型建材生意,东西很全,但价格很不便宜,因此益而高也被东大学子戏称“益而黑”,但戏谑归戏谑,除此以外别无他家,也只能抱怨着“益而黑”,与车老板共度大学四年。由于垄断使然,质量使然,模型材料比较全面使然,做这一行很久了使然,学子们去了以后只要报出专业和年级,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以至于连南大建筑学子也要去益而高买材料:
南大学子:“老板,2个2mmPVC板,1个3mmPVC板。”
老板:“怎么?到现在还没做完作业?”
南大学子:“不是,寒假作业。”
老板:“我操,还他妈寒假作业?你哪个学校的?”
南大学子:“南大。”
老板:“真他妈狠啊,还有寒假作业。”
我原以为南大和东大就是车老板的势力范围了,后来的听说连南京工业大学虹桥校区建筑系的人也会坐车来买建材,想来除非是浦口、仙林、江宁这样的地方,只要是南京的建筑类院校,都离不开益而黑了。我不由得想象车老板站在高处振臂一呼:
“我要让全世界知道,这里的建筑学院都被我承包了!”
【大地上的异乡者】——南京大学与先锋书店

在这里多谈先锋书店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先锋书店本身就可以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分量是这篇小文承载不动的,相比我们提到的其他店铺,先锋书店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中国最美的书店”、“城市的书房”、“南京的会客厅”……更不用奢谈那些曾在先锋书店里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加藤嘉一、栗宪庭、史航、李志。与其说先锋书店是南大的,南大与先锋彼此互相滋养,更应该说先锋书店是南京的,并且已然走出南京,让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你看那些挨挨挤挤拍照留念的人,认得出有几个是南大的学生呢?但在很久很久以前,CNN还没有把它评为中国最美书店之前,先锋书店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它的历史也曲折得多。
1993年的时候,钱晓华离开了江苏省纺织工业厅,下海经商两年后,卖茶叶受挫。当时南京的“新知”、“耕耘”、“作家”、“国学”等人文类书店还红红火火的。钱晓华打起了书的主意,考察一番后,把店址选在了太平南路。“当时一共投入了6万块,一半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最初的书店只有17平方米,10个书架。卖的就是社科人文类的书籍,也有特价书,是中国电影、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店虽然小,但人气很旺,韩东、苏童、朱朱,还有南大的很多学者都到那里去淘书,最好的一天,营业额能达到9700元。”
但是由于拆迁,先锋书店在两年内搬了三次家。有一天晚上,一个人醉酒开车撞进钱晓华的书店,第二天早晨一看,书店整个面目全非。1997年,先锋书店把“家”搬到了南大广州路儿童医院边上二楼,当时店面97平方米,不到一年又租了一间257平方米,之后又发展成437平方米。“野心勃勃”的钱晓华想到了扩张,于是在2000年在奥体开办了物流,并且在全省开联合体店,但是4年后,因为亏本,钱晓华不得不关了物流……
2001年,先锋书店在东方商城负一楼开了分店,但几乎无人光顾,只好失落地关门。2002年,钱晓华想在夫子庙竖起“精神殿堂”,于是在夫子庙办起了先锋书店,当时店长160米,宽14米,人称中国最长的书店。理想是神圣的,现实是残酷的,2年后,这个“先锋大道”终于难以支撑,关门大吉,亏损200多万。装着一卡车书狼狈回到南大门前的广州路,钱晓华说他流了一路眼泪,他痛的不是钱,而是他受伤的理想。
从南大门前起家的先锋书店兜了一个大圈子,回到了离南大不远的五台山的地下防空洞里,默默地从头开始耕耘。南大的学生又开始把这里当作南大的第二图书馆,互相滋养,到逐渐被报纸报道,直至2013年被CNN报道为“中国最美的书店”,此后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如今他的书店名满天下,他也把新书店开到了惠山古镇,甚至开到了惠州,叫碧山书局。

在实体书店纷纷关店倒闭的时候,先锋的坚守更像是应验了他们为自己引用的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诗句:“大地上的异乡者”。如今钱晓华的事业延伸到了碧山书局,在那里的牛棚猪圈中耕耘新的图书馆,不亦乐乎。即便钱老板的事业已经走出了南京,我们依然可以认定他和南大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要知道钱老板的履历里还有这么一条:

1989年—1991年 南京大学作家班


【惯看秋月春风】——南京师范大学与宁海路麦当劳
这家麦当劳就在南师大正门旁,高耸入云的招牌深入人心,是南京最早的麦当劳之一,也是南京最早改建出麦咖啡的麦当劳。天下的麦当劳口味都是一样的,有人说这里留学生老外多,甜筒的口味分外纯正,我只看到络绎不绝的老外,却没吃出来甜筒的个中区别。这里的薯条、汉堡、炸鸡和别家麦当劳我以为没有任何不同。
它实在是平凡的一个。在南大和南师大这一带,富有情调值得推荐的地方真是太多了,人们在这一带,会向朋友推荐南京的名片先锋书店,推荐演艺吧61HOUSE,推荐云中食品店,推荐3COFFEE,谁会去专门推荐一家麦当劳呢?甚至就在麦当劳对面,摆摊卖外国烟酒,与国际友人打成一片的建华电话服务亭,由于违建要拆除,也能惹来一篇外国友人的挽留。可谁也不会特地告诉你,宁海路有一家老外云集,号称南师大第二自习室的麦当劳。人们在宁海路上吃吴家生煎,吃金春锅贴,吃月星酸菜鱼,谁会特意来这里吃一顿麦当劳?也许有南师仙林的学生在等校车的时候,顺手买一只甜筒吧。
没有人多注意它,它却是陪伴我们最长久的地方。随着宁海路的拆除,金春锅贴、吴家生煎、林氏鱼馆这些有些名气的店铺纷纷拆除走人,宁海路的日常餐饮没了,文艺的酒吧如61HOUSE的名堂也不复当初,建华电话亭也岌岌可危,先锋书店走了又回,五台山体育场内的江苏舜天一去不返,四海音像成了前尘往事,云中食品店的大妈渐渐变老,可西玛西班牙餐厅也不常见到他的西班牙老板……常居于此的人里,有些就是从南师大毕业后在南京工作的人,当他们回来看看时发现,当初的文艺浪漫难以留住,如果说确定能携手此生的,居然只有一家麦当劳。(下图中的店铺皆为宁海路麦当劳的邻居,已经拆除或马上要拆除)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白天你在这里总能看到图书馆不够用,而在此自习的南师大的学生,下午时分你会看到旁边力学小学、实验幼儿园、琅琊路小学、二十九中、宁海中学的学生来此吃点东西,半夜了你会看到从上海路广州路的小酒吧里醉得相扶而出的年轻人,在这里歇息片刻,而到了傍晚,却还能看到通宵苦读的南师大学生在这里,要一杯咖啡,静静续杯看书。可以说,哪里的人都可以占有宁海路麦当劳一时,但只有南师大的人永远占据它。
由于能力有限,许多学校存在着这样的的店铺,但我们并不知道。也有许多学校的校区由于太新,周围还没有这样的店铺存在,因此只能列出这几所。如果遗漏了你的学校周围的记忆店铺,请与我们联系告知,我们将适时撰写下一期最令南京大学生记忆深刻的店铺。
感谢南京艺术学院罗曦,南京林业大学崔运琪,南京工业大学吴雨天、居韦婕,南京师范大学齐钰,东南大学卢思霏对本文提供的帮助。图文整理by宋卓远。

荔枝社区 i.JSTV.COM
——南京最具人气的同城社区
荔枝社区是江苏广电旗下江苏网络电视台建立的网络社区平台,为南京市大学生朋友提供校园、校园周边及城市的生活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9-18 02:18 , Processed in 0.225891 second(s), 23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