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聚南林丨新生入学生活学习小贴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6 08:2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报到流程01.寻找自己所在院系迎新人员
02.到达新生接待处
03.进行新生资格审核
04.出示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准考证、档案
05.领取宿舍房间号、报到证(包括院系、学号)
06.出示报到证,填写个人资料
07.领取宿舍号、以及宿舍钥匙
08.户口迁移 保卫处 交户口迁移证(户口迁移自主决定是否需要迁移,没有硬性要求) 考上大学,户口到底转不转?户口迁移-眼下,随着高考录取工作进展和高校入学通知书的送达,不少学子们在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发现学校对于是否迁户口并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而是依新生本人意愿决定是否将户口迁往学校,这是公安部自2003年颁布的三十项便民利民措施中的第四项内容生效的结果。
  大一新生的户口迁还是不迁?成为家长和考生纠结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整理了过来人的说法,以给新生提供的帮助。
  一、大致来说,户口迁入学校后一般有如下三种便利:
  1、便于找兼职工作、就业及考当地公务员等,某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拥有本市户口,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都市就业时,有无本地、本市户籍无形中往往视为一种竞争优势。但说到底关键是取决于毕业生以后在学校所在城市立足与发展的条件与能力,实力较强时以迁入为好。
  2、便于及时办理个人证件,如身份证等遗失证件后的补办、办理出国签证护照等,省去了就读高校与生源地之间路途奔波等诸多之苦。还有再比如考驾照无须办理暂住证等。     3、毕业后可将个人档案等放到当地省人事部门托管,便于享受一些城市配套服务,如便于在高校所在地购房,手续相应要简便些。
  需要说明的是,新生即使将户口迁到高校也只是集体户口。
  毕业离校时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并办理相应的毕业生户档关系留校申请手续的,其户档关系按政策规定可免费由学校保存若干时间(一般为两年),两年内择业期内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并且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同意负责其档案、户口的管理,在签订正式有效的协议书后,毕业生可依据《报到证》办理派遣手续,在规定报到的期限内将其档案和户口转至单位所在地。
  两年后工作仍无着落,学校将通知毕业生回校办理户口迁移,将其户口迁移回生源所在地。
二、户口不迁一般有如下几种理由:
  1、毕业生毕业时未找到工作而将其人事档案关系放在学校或当地毕业生人事主管部门托管一般是有规定期限的(后者是收费的),达到期限时在高校所在地找不到工作,还是要打回原籍的。如毕业生考虑今后回生源地创业与发展,大可不必来回折腾。
    2、对于来自农村的新生,将户口迁到高校容易,但将来迁回来恢复农村户口时相对困难,根据当地现行的户籍政策则可以迁回生源地,但不再是按原农村户籍落户,而是按城镇户口落户,也就意味着现在农村户口一旦迁出就很难再迁回了,所以农村户口迁出后今后难以享受农民相应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权时(据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农村集体分红的收入按人头可达数万元,如果遇上拆迁补偿,收入则更加可观;即使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至少事实上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的那份土地对农村人而言也是一种可贵的财富资源),以不迁为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文件规定,除法律对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别规定外,在承包期内,无论承包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家庭还存在,发包方都不得收回承包地。
  按理说,农村户口迁入学校后,在校大学生仍保留承包地的,在上学期间无固定收入且还要支付各种费用,应享有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权,如作为原有农村集体一员分享到城镇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建设带来的福利待遇等。
  但问题在于届时“农转非”后的学校集体户口倘若再迁回去,当恢复其农业户口的可行性不大时,考虑到原农村户口的综合整体受益效应,还是以不迁为好。
  3、有些新生在生源地根据政府相应政策可享受一定的补贴与优惠待遇,如来自西部及偏远省份生源地的贫困生、定向生,在就读期间的生活补贴及以后工资待遇上,国家均有适度的倾斜政策,有的回原生源地定向就业后还可作为当地各级政府的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等,考虑到适合毕业生自己的志向与发展,以不迁为好。
  面向连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本科录取等,国家及地方政府规定入学时无需迁户口。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你有好好想过吗?是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还是自习室里奋笔疾书?是谈一场未知结果的恋爱,还是做学霸获得高额奖学金?这些你都想过吗?
    当我们打开烫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仿佛是打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从此,我们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都安置在了大学的校园里,我们把青春最壮丽的诗篇都刻画在岁月的轨迹上。   
大学的时光总是抵挡不住光阴的飞逝。将要走到学生时代的尽头时我们会想,大学四年究竟是怎么读的。四年里,似乎我们曾经历过心潮澎湃的日子,也曾有过无助落寞的时刻。或许,你会有学习上收获的喜悦,会有课余活动中参与的欣慰……大学四年,如果把它比作一篇小说,那么对于大学这个群体而言,它的关键词可能会是:学习、活动、爱情。1计划好你的大学生活高考刚结束,9月份又有大一新生踏入大学校园。作为学长在大学生活了几年,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学弟学妹们分享。
  1、多交朋友。宿舍里,和舍友们打成一片,可以说舍友是大学朋友中最重要的,你和他们生活一起最多。在班上,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上讲,大学同学对你以后的事业很有帮助。还可以在学校里多交一些朋友,有了这些人你的大学生活会更有趣。
  2、学习。我的观点是,不要把学习看的太重,不要占据你所有的大学时间,注意自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校学的永远赶不上社会,教材用的都是老的,工作后很多用不上,不然为什么现在的企业招聘的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而且你学的未必就是你以后干的。
  3、英语和计算机。记住学好这两门。不管你以后考什么都要用,比如考研、考公务员等等;平时玩电脑不要只顾玩游戏多学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4、生活费的使用。不要乱花,省下那些不必要的花销,平时积攒一些。报一些考试等等,或者到一些景点玩玩,长长见识。
  5、爱情。在大学谈个恋爱无可厚非。有一点要记住,有了爱情不要忽略了朋友。有些同学交了女/男朋友后,天天和女/男朋友腻在一块,结果和身边的朋友交往淡了。参考第一条。只有爱情没有友情你会失去很多的。
  6、对自己负责,不要对他人要求什么。大学不像高中--有些人有私心,有些事让人很愤怒。有时候班里通知事情或者报名参加一些比赛等,你不知道,不要埋怨你的舍友同学没告诉你,这很正常。等你呆久了,你就会发现学校很霸道,有些事情很没道理很蛮横,注意习惯,习惯了就好了。
  7、参见学生组织,锻炼你自己。学校里有很多组织,广播台、学生会、社团等,去加入他们,这些组织很能锻炼人。我曾亲眼看见一个极度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同学,在社团锻炼了一年,能力突飞猛进的提升,后来成为社团负责人。
  8、把大学当作社会。可以说大学是亚社会,自己去好好感受体会吧。
  9、去干些兼职工作。可以锻炼你的能力,不要什么都不干,一天到晚喊迷茫,也可以赚点外快。
  10、给自己定未来的目标,要有危机感。不要光顾玩,大一大二你没感觉,等你到大三大四你就会痛苦,因为没有目标,不知道以后干什么。

          南林报亭        “衣服该带多少?用不用带被褥?”“是带现金好还是带卡好?”从高中迈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开学前正准备得手忙脚乱,该准备些什么呢?结合我上大学的经验,先给大家列个清单,在大学入学后这些都是些日常生活必需品,有备而来就不用手忙脚乱了,近路的可自带,也可注册当天在校园区购买,如果是学校负责安排购买的就跳过不用买了。2生活用品带哪些?很多准大学生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准备生活用品就成了很琐碎的事情,准大学生们在购买生活用品前,可以列一张购物清单,然后按单逐一购买。衣服方面,如果学校在本地,那么带少量的衣物即可,如果学校在外地,了解当地气候状况,再根据当地的季节状况准备衣服。新同学可能会不习惯学校的饮食,所以最好备一套饭盒、汤匙、筷子等简单餐具,也可带一些自己喜爱的易保存的食品,以备初来乍到“救急”之用。据了解,目前高校都是公寓化管理,所以被、褥等物品是统一购买的(离家近的,带肯定好),但毛巾、牙刷、牙膏等生活必需品,则需要自带,如果担心分量过重,也可到校后就近购买。3现金放在哪里好?到外地求学,钱是必不可少的,究竟该带多少钱是家长们最发愁的事,带少了怕孩子受苦,带多了又怕路上丢失。据了解,为了方便学生,目前各高校在给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都附带着一张银行卡,家长可把学费和孩子的生活费打入银行卡,这样不仅方便,而且也很安全。把学费和生活费都存入银行卡,孩子离家时只需要带上卡和少量现金就行,如果卡丢了的话,挂失再办一张就行,钱不够时,只需要把钱存入孩子的账户就行。现在各银行的信用卡均可异地存取款,但需要收取金额不等的手续费。4证件材料带哪些?儿行千里母担忧,出行是准大学生家长们最放心不下的事,学生票采取提前18天发售,准大学生可凭入学通知书购买学生票(火车票)。对于一些准备乘飞机出行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将享受很大的实惠。对于准大学生来说,带齐相关的证件材料也是重要的,如果是团员,应由团籍所在学校团委在团员证上填写转至高校团委并加盖公章;如是党员,则需要所在学校组织开具转出证明。此外,还要携带好自己的相关组织关系档案。出行前要认真阅读录取通知书中的要求,然后逐一落实,身份证也应随身携带入校。此外入学后,学校会要求上交一些一寸照片,所以准大一学生们最好提前做好准备。5主要花费在哪里?最近,不断有考生通过本报咨询大学的主要开支有哪些?对此,我们总结了,主要开支是用在:就餐、聚餐、买书、文具、电话费、上网及交通费等。6新生注册该找谁?目前,新生注册也很方便,报到当天各高校分学院的学生会都会有“迎新”接车或引导,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学校将有一定数量高年级志愿者,志愿者应该都配有胸卡,如需任何帮助可以直接找他们,报到的场面可能会稍显杂乱,但真的是会很热闹。大家放心,外地生如交通不便;提前一天到校也可先入宿,可先用现金在校园饭堂吃饭,无需浪费钱物在外租住旅店。7各种卡证怎么办?多数高校都是“一条龙”服务(不包含排队时间,只用几分钟),有些高校还要代缴保险费等,注册时办理图书馆、食堂(北方高校包括洗浴计时用)的“一卡通”(可充值)及“银行卡”等。办理注册后;你的学院、班级、学号、学生证、校徽等都一应俱全了。报到后,各学院志愿者学生会带领新生到达寝室,在寝室凭证件领取寝室钥匙等。8勤工助学啥途径?家庭不富裕的学弟、学妹们入学要注意喔:一定要先跟学校联系或按学校的要求,做好证明文件,报到时走“绿色通道”办理“入学贷款”,各高校都有“勤工俭学”安排。学校的有关“社团”会安排贫困生们有偿劳动,在校内图书馆等工作。或休息日也可参与一些校外家教(大城市20-100元一小时不等),可保证学弟学妹们的基本生活。9食堂伙食好不好?不用担心,大学食堂比中学丰富多了,适随尊便,如要求不高的话(有荤有素)正餐6-10元吃得饱、吃得好;早餐5-6元即可。大城市的高校伙食费开支每月平均750元左右也足够了。10开学时候的注意事项!还要强调一点,有些在校的学生到你寝室推销各种东西,如果这些东西真是你需要的,比如插线板、牙膏什么的,那就买吧,但是有两样东西是坚决不要买的!
第一个是英语报或者英语杂志,大概价格为120元左右,承诺送收音机、单词册什么的,记住,这个是骗人的!给你送几天就不送了,赠品也不给全,后来干脆人都找不到了!每年都有好多新生在这吃亏,那叫一百多块钱啊!你也不用以为她是学生会的买她东西会给你什么好处,院学生会的干部绝不会做这种无聊的推销员!有信誉的大学生兼职创业的代理产品都有放置产品的正规场合和学校授权的营销门店,而不是到寝室打扰别人休息。
    第二样东西就是一寸照,多带些一寸照,不要等推销人员到你们寝室给你说什么一寸照老重要了,快照点吧,学校照还得排队,那都是扯淡!你带12张,足够了!不要在他寝室推销员那里照一寸照,效果很不好,俩人举一张破布就是一寸照的背景,简陋死了!第二样东西就是一寸照,多带些一寸照,不要等推销人员到你们寝室给你说什么一寸照老重要了,快照点吧,学校照还得排队,那都是扯淡!你带12张,足够了!不要在他寝室推销员那里照一寸照,效果很不好,俩人举一张破布就是一寸照的背景,简陋死了!
这些你必须知道!宿舍❶学会适应新环境,习惯和别人分享生活空间;
❷理解每个人。成熟的人应该学会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
❸尊重不同的生活习惯,如果室友不小心打扰到你,请善意提醒,不要用愤怒解决问题。学习❶知识是自己的,分数是别人的。别太急功近利,别让自己活在和他人比较的焦虑里;
❷大学里,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并不只是分数,不要因为成绩不够优秀而自卑。你的爱好、你的个性、你的沟通交往能力,都能赢得赞赏;
❸为学业感到沮丧困惑时,不要闷在心里,给学长学姐打个电话,到老师办公室坐一坐,你会发现你的困难无数人也遇到过。社团❶试着参加一个喜欢的社团,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是莫大的快乐;
❷试着做一个管理者和组织者,在自己的手里完成一个项目活动,你将学会责任与担当;
❸吃苦一次,忍耐一次,坚持一次,锻造自己更好的性格。恋爱❶恋爱并不该建立在大笔经济消费的基础上,两个人应该正视对方的经济水平;不要炫耀,也别自卑;
❷每个人都是学着去爱。不要总抱怨对方的不贴心不温柔,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 ❸即使分手了也别出恶言。即使到毕业仍是一个人,也没什么遗憾。你的自信别丢掉。朋友❶即使恋爱了,也别冷落身边的朋友,他们同样需要你的关心;
❷交朋友,最重要的是真诚。别一人学就想着以笑脸换人脉,记得以真心换真心;
❸每个人都有别人不想碰的雷区,真正的朋友该学会保护对方,能相互吐槽但相互吐槽但别太任性。网络❶女生,别让电脑变成影碟机,沉浸在虚构的生活里;男生,别让电脑变成游戏机,日夜颠倒的生活会让你迷失自己;
❷走出宿舍,尝尝食堂的招牌菜,和同学出游,打开封闭的内心,你会发现生活可以更广阔;
❸找到一种可以伴你终生的兴趣,它会给你一个情绪的出口。就业❶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是的,但总有一条适合你的路。找工作之前,放平心态,先认识自己,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❷别忙着跟同学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你该有一颗沉稳的心和更长远的眼光;
❸学会独立面对。你可以随时寻求父母师长的帮助,但是记住,未来的路要靠自己了。心理❶公平无处不在,努力学着改变。愤怒与咒骂是最卑微无力的应对;
❷不要轻易发火,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成年人的开始;
❸家庭是你的避风港,无论什么时候,别自己硬撑,记得你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9-18 02:15 , Processed in 0.387357 second(s), 23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