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邵晓峰教授著作《徐悲鸿画传》出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15 05:3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林新闻中心讯】近日,我校艺术学院邵晓峰教授的著作《徐悲鸿画传》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精心策划的“名人画传丛书”的第一部,也是关于徐悲鸿的第一部名符其实的“画传”,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题写书名,并为作者邵晓峰教授手书“艺术者乃沟通感情之效果”,鼓励他在艺术研究与实践探索上的进取精神。

       



        《徐悲鸿画传》封面

          《徐悲鸿画传》开本为16开,共计266页(含16页彩页),收录徐悲鸿各个时期的相关照片200幅与代表性作品70幅,分为英才长成、留学生涯、踌躇满志、任重道远、壮心不已五章,首次以描述、分析、诠释的图像学视角系统展现一代大师自强不息、爱国明志、壮心不已的艺术人生。

          此书特色在于糅新史料性、学术性与可读性、趣味性为一体。譬如,徐达章、徐悲鸿父子与任伯年及其后人的缘分,《时迁偷鸡》与徐悲鸿首次成名,帮徐悲鸿斡旋的蔡元培,南京明城墙保护与徐悲鸿,黄姓者减半的润格,陆小曼的素描像,徐悲鸿与高剑父的惺惺相惜,徐悲鸿最为自重的动物画,具有对比性的两幅人体课合影,中国现代画坛的最早打假,徐悲鸿与虚云大师、弘一法师的因缘,徐悲鸿与邵逸夫的情谊,徐悲鸿与廖静文的最早合影,徐悲鸿写给苏立文的回信,不必天才说大千,以及徐悲鸿与赵少昂、黄君璧、张书旂、李可染、黄苗子等著名艺术家的交游与逸事等等。这些均具有“糅四性于一体”的特征,读者可在字里行间细心体味。

          目前国内外已形成“徐悲鸿热”,但是徐悲鸿身前的图像资料并不多见,一些较为珍贵的图像多散见于其他著述与图册之中。一般读者能够看到的主要是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公开发表的图像,这些约占《徐悲鸿画传》搜集到的徐悲鸿图像资料的三分之一。

          邵晓峰认为:“如何从学术的高度、可读性的角度对这些图像进行合理地描述、分析与诠释则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应该关注的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议题。因此,笔者不揣简陋,利用这些年从各方面搜集到的图像资料试做解读,抛砖引玉,以求学界对徐悲鸿图像继续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与阐释。这部著作中的一些图像由于拍摄年代较早,如今看来并不清晰,但它们已是笔者在各类资料中找到的相对而言最为清晰的了,故而也希望有识之士日后能在持续的关注与发现之中获得新的成果。”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为邵晓峰所著《徐悲鸿画传》题写书名

          对于《徐悲鸿画传》书名的题写者廖静文先生,作者深情地写道:“此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先生的帮助与指导,并为其题写书名。今年廖先生已驾鹤西去,享年九十二岁。1945年她与徐悲鸿结婚,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她将徐悲鸿遗作一千二百五十余幅,徐悲鸿收藏的古代、近代名家书画作品一千二百余幅及珍贵图书、碑帖等万余件全部捐赠给国家。廖静文在之后的大半生里不遗余力地为弘扬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与精神而奔波努力!对于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的事业也格外关心,不仅为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题写会名,还数次出席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举办的艺术活动,感人肺腑!谨以此书献给廖先生。”

          这部《徐悲鸿画传》的诞生,是在中华文化复兴背景之下弘扬徐悲鸿艺术精神、构建“徐悲鸿学”的一份具有创新性色彩的基础性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9-18 06:26 , Processed in 0.354900 second(s), 25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