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 16:5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2021年第1期目录
【争鸣:“人是自然界的看护者”专题】(主持人:曹孟勤教授)~从“看护自然”到“智爱自然”
— —兼论“人是自然界的看护者”
  曹顺仙 ,朱晗蕾(1)

~论“人是自然界不安分的开拓者”
— —与“看护自然论”商榷
  刘魁,郭新慧(8)


【生态文明研究】~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中的责任主体
  贾广惠(17)

~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的路径
  袁春剑(26)


【环境伦理学研究】~从生态个体维度解析道德效用的伦理思想
  李世雁,许畅(35)

~伦理视角下农业的二重特性及农作“时”观念的省思
  阎莉 ,高航(44)

【马克思主义研究】~异化消费理论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审视
  刘本利,郭辉(54)

~马克思个性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周瑶,单连春(63)

【风景园林学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茅山江南名山形象认知分析
  唐晓岚,龚文方(74)

~论古典园林艺术在东晋的新变
  张鹏举,梁海(85)

~南京中山植物园游憩功能满意度评价研究
  白雪锋,郑婕,王浩(96)


【会议综述】~后疫情时代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新拓展— —2020 “环境与人文”高层论坛综述
张鲁宁(106)


【书评】~生态文明理论的双轨叙事与多维书写— —评《生态文明:文明的超越》
  赵睿夫((112)




论文摘要

争鸣:“人是自然界的看护者”专题(主持人:曹孟勤教授)

●从“看护自然”到“智爱自然”——兼论“人是自然界的看护者”

作者:曹顺仙 教授(南京林业大学)
         朱晗蕾 硕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生态危机的发生特别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需要反思和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人类担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从生态伦理和生态哲学的角度究竟如何界定、界定为什么,尚属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看护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看护者”观念的探讨,主张以“智爱自然”替代“看护自然”的观念。 “智爱自然”的历史逻辑始于人类的诞生、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基本内涵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结合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的时代趋势,可以阐发为:以“智”为前提,以“爱”为核心,坚持生态整体思维。它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道德性,倡导人是自然界的智爱者。


●论“人是自然界不安分的开拓者”——与“看护自然论”商榷

作者:刘魁 教授(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新慧 硕士研究生(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自20世纪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爆发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征服自然论”成为众矢之的, “敬畏自然论” “顺应自然论”一时流行。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学术界近来也有不少人倡导“看护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界的看护责任。从环境伦理的视角看,这些看法固然合情合理,但是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看,这些看法本身面临着一系列的理论困境与现实挑战,因为从根本上说,人在本性上就是自然界不安分的开拓者,人类不可能安心于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或者是看护自然。从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来说,征服自然既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与挑战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征服自然与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守护自然,从来就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黑白分明的对立关系,它顺应着人类不同的生存需求,人类的文明一直是在复杂处境中蹒跚进步的。



生态文明研究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中的责任主体

作者:贾广惠 教授(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摘要:自2018年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指导着政府与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而且引领全社会接受这一新观念和自觉落实于行动。当前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显得尤为迫切,研究发现目前各类传播的责任主体界定尚未明确,传统媒体依然是主要的承担者,议题传播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文针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主体的责任与使命,论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要求,以及该项传播面临的众多生态议题;分析了传播主体的价值,即为什么要明确责任主体、谁是责任主体;阐释了生态文明传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包括责任主体的缺失等;最后提出怎样落实传播责任,从传播内容与方式提出政府、媒体、学校、企业、环保组织与个人作为重要责任主体应如何承担传播责任,除了各自明确责任,还应形成合力,协调合作,完善传播机制,稳定传播议程,发挥实效,最终促进观念落实和生态文明建设。


●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的路径

作者:袁春剑 博士生(贺州学院;海南师范大学)

摘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治理全民行动关系到环境治理的成败,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格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环境治理全民行动:第一,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监督是发挥人民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舆论监督是全民参与环境治理最集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坚持全民环境监督路线,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环保举报平台的作用;第二,群众路线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也是环境治理工作的根本路线,各类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形成最广泛的环境治理战线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全民环境治理,发挥群团组织、环保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第三,坚持环境宣传教育与践行环保行为相融合,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加大环境公益宣传,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素养,使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引导全民积极践行环保行为,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治理的良好态势。



环境伦理学研究

●从生态个体维度解析道德效用的伦理思想  

作者: 李世雁 教授(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畅 硕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从生态个体的维度探究道德效用,旨在确认道德对个体生存、自由与幸福的效用,引导行为主体自发地进行道德实践。首先基于道德效用相关概念的微观分析,道德效用包含着道德行为使受益者受益的思想内涵。其次从生存、自由与幸福这三个生态个体逐步递进的追求展开对道德效用的探微,具体表现为道德效用是利他的,意味着道德主体的行为使他人成为获益者,随着道德效用在时间与空间层面的推演发展,回馈效应又会使道德主体自身受益,最终演化为道德效用也是利己的,这是道德共同体的有效构建。最后站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道德效用的社会生态蕴意突显了生态个体与社会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伦理智慧,其注重以人为本、利他与利己均衡发展以及培育公共品格的伦理思想可以提升伦理道德体系话语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道德主体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去把握生态个体之间的关系。


●伦理视角下农业的二重特性及农作“时”观念的省思

作者:阎莉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高航 硕士研究生(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也是人类最早开始的有计划、有组织从事的社会活动。一方面,与其他人类活动不同,农业需要与大自然打交道,农业生产是在自然场所中显示和展开,自然亲自参与了农业生产的始终。另一方面,从对人类发展的推动来看,农业是人们最早为着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既然农业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存在,它必然体现了人的各方面社会特征和价值。与人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涉及伦理一样,农业不但具有一般伦理的特性,而且因为它同时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决定了其伦理关注与其他人类活动不同,不只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更主要的是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农业关注的对象不是人,乃是有生命特性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或者动物具备生命的类特征,而且这些生命特征出于自然,具有自然属性,这一点也决定了人在生产农作物的时候需要遵循自然的规范原则,由此亦决定了农业伦理需要在规范伦理学的框架中加以考察和认知。同时,农业是为着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人对农业的判断又显示出功利性,使农业呈现功利性伦理的特征。因而,农业伦理具备了伦理学理论的各个层面,甚至将一些看似矛盾的伦理学理论恰如其分地整合在一起。农业伦理不只是单方面属于哪一个伦理理论,而是融合了伦理学中典型的两个流派即功利主义和义务论。在这种融合中,农业显明出一方面以支撑人的生存为目的,另一方面需要适应自然的客观性特征,于是农业伦理也随之在这两个层面反映出其独具特色的差异性。农业伦理的二重性不只是学理上的一种考量和认定,而且是具体地显明在农业实践之中,农业耕作中的“时”观念就是农业二重特性的实践显现,使农业伦理成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践理性。



马克思主义研究

异化消费理论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审视

作者:刘本利 硕士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辉 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将批判的视角由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提出异化消费理论。异化消费理论为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种不当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群体消费的特征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向度的追求,热衷于超前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受资本驱使沉溺于网络消费陷阱等消费现象和趋势,具有典型的追求虚假需求的满足、消费行为受资本和消费文化的操纵、通过消费和对商品的占有取代对本真生存意义的追求等异化消费的特征。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异化消费现象是当代生态危机、人性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的重要表征,具有极强的社会危害性。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历史责任,因此,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所在高校和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不当消费观的严重后果以及应对大学生不当消费的紧迫性,及时采取必要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马克思个性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周瑶 硕士研究生(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单连春 教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个性”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了解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探究历程及其个性观点是彻底掌握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虽然没有为人的个性及个性发展问题专门著书立说,但“个性”一词却经常出现在马克思的众多著作中,从这些零散的论述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马克思个性思想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马克思的个性观点呈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逻辑,经历了在“自我意识”中探讨个性、在“劳动”中寻找个性、在“社会关系”中发展个性以及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这四个认识阶段,这为他后来“自由个性”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以“精神”或“类”为依托的抽象个性观不同,马克思的个性观以“现实的个人”为立足点,认为社会性是人的个性的首要特征,自主性是人的个性的重要表达,独创性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高级显现。在马克思看来, “个性”不是抽象的意识流,而是根植于人类实践、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现实存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温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探究历程及其思想本身,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找到实现个性自由的条件和路径。



风景园林学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茅山江南名山形象认知分析

作者:唐晓岚 教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龚文方 硕士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摘要:江南名山是中国名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的开发和利用为古代文人和知识分子所主导,是当前完善名山风景建设的关键因素,而诗词文本则是江南名山形象构建的见证。本文以江南名山茅山为研究案例,结合元代刘大彬所著《茅山志·金薤篇》中记载的茅山相关诗词及网络搜集的补充诗词为文本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对文本内容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形成包括山地、生物、天象、气象资源等在内的十五个初始范畴和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审美活动、行为互动、建筑设施五个主范畴,进而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进行词频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情感意象分析。分析发现诗词文本中自然资源构成了茅山风景区核心景观资源。情感意象分析发现,中性情感比重最大, “归隐”频次最高,反映出诗人普遍以茅山寄托隐居志向,积极情感多表达诗人对自然资源的由衷喜爱。最后构建江南名山形象塑造过程的模型,认为永嘉之乱后江南名山得到了发展,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风景要素,是形象认知的起点和自然供给力。宗教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山岳诗文的创作,二者构成重要的文化供给力。隐居和游观活动的兴盛则是江南名山文化吸引力的重要体现。总结得出了茅山江南名山形象,为后续江南名山形象认知的研究打下基础。

●论古典园林艺术在东晋的新变

作者: 张鹏举 博士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梁海 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摘要:东晋是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新变期,表现为:在形制上出现了由“巨丽”到“精巧”,由“营国之制”到“翳然林水”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东晋时期不仅园林布局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根据不同地形进行设置,而且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还将园主“乐情”的生活取向融入居住环境,园林的审美价值逐渐从实用价值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在功能上则加强了寄情山水、赋诗作文,放松心志、体认生命的士人情趣。这说明随着园林形制在东晋时期的日益精巧化、雅化,园林中的文化因子不断地得到了增加。这时的园主更加注重园林在寄情山水、放松心志和体认生命等精神层面的功能;在审美观念上发生了由“炫富”到“隐逸”、由“比德”到“畅情”、由“崇俗”到“尚雅”的嬗变。说明当时的园林不再是园主们物质上的需要,也不再是他们家藏的外漏,而是真正成了他们精神上的家园,成为他们心灵上的栖息之地。这时的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之中,怀着一颗平静之心,恬然怡然、欣然悠然,冥视六合,真正实现了园与人、身与神的合一;这些变化都表明园林审美功能在东晋上升到了首位,并呈现出个性化、士人化的审美倾向。

●南京中山植物园游憩功能满意度评价研究

作者: 白雪锋 博士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郑婕 博士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王浩 教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摘要:随着植物园“旅游经济”的发展,植物园在承担植物科学研究及科普功能的同时,也成为公众日常休闲的重要绿地。本文选取南京中山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探寻影响植物园游憩功能的显著因子,为未来植物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游客对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游憩功能达到基本满意水平。其中,植物物种多样性、景区分布、建筑景观、声景观的满意度较高,滨水景观的满意度评价值较低。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植物色彩丰富度、科普场所、科普内容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因子。运用IPA图对16项评价因子进行重要度-满意度分析,并对各象限内的因子提出改进方向。最后基于游憩功能满意度评价结果,提出改进策略:加大对植物园休息设施、卫生设施、娱乐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投入;更新科普方式,增添特色游憩主题园区;完善现有道路体系,增强对北部专类园的可达性;增加色叶植物的种类、提高色彩丰富度等。以期为中山植物园游憩功能的优化及其他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会议综述

后疫情时代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新拓展——2020 “环境与人文”高层论坛综述

作者:张鲁宁 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2020年12月28日举办的“环境与人文:当代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高层论坛,是南京林业大学第五届“生态文学前沿研究”论坛,多项议题极为契合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本次论坛由《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研究院生态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和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会议通过线上方式进行,高校及科研单位近5 000人参加了在线论坛,在学界产生了热烈反响。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河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通大学及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生态文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聚焦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前沿,围绕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领域的众多议题展开研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书评

生态文明理论的双轨叙事与多维书写——评《生态文明:文明的超越》

作者:赵睿夫 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生态文明:文明的超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一书由卢风等撰著,系对其前著《生态文明新论》全面完善的最新成果。全书以生态文明范畴的话语辨析、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探讨、生态文明实践的推进构想为核心内容,以对现代性文明的反思与超越为理论洞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现实主题,为读者廓清了全局性的生态文明理论概貌,对于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总览全书,该书有三方面特质值得读者关注。




精彩内容·长按二维码

编辑:蔡雅雯
审校:朱凯,古东,张月红




点击“阅读原文”看详细投稿指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