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绿色时报:俯身做科研 转身做服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17 17:3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绿色时报6月12日讯 日前,江苏省农委、教育厅、科技厅联合公布了2014年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绩效考评结果,南京林业大学被评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突出单位”。这已是南林大连续6次获此殊荣。

              “科研成果力求顶天立地,我们要发挥好林业院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在区域乃至全国的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中有所作为。”南林大副校长薛建辉说。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让老百姓的生活富起来,是每一所高校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南林人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南林大专家利用自己的学科和科技创新优势送科技下乡,为江苏林农增产创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南林大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使阜宁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以上,为助推苏北地区科技致富增加了新的动力。

                驻村入户,一村一品

                自2009年起,南林大每年选派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生态和风景园林等优势学科的30多名专家,分别对接阜宁县的5个村开展科技服务。6年来,学校共选派200余名专家,对接服务30多个村庄。

               “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是‘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总体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南林大科技服务团团长季孔庶教授介绍说。专家们根据每个村的特点和需求,帮助当地农民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创造出一个个特色专业村。他们帮助阜宁县羊寨镇果林村发展果树产业,指导益林镇周邱村发展杨树产业,指导益林镇马家荡村和羊寨镇外口村以美丽乡村绿化为试点……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专家团对接的模式,让专家们的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每个村至少安排1名驻村专家吃住在村里,一年要达100天以上。村民有问题,随时帮助解答。”季孔庶说。2014年专家组利用学校在杨树新品种培育上的优势,制定了林分抚育的方案和技术措施,采取现场示范和培训的手段,手把手地教会村民操作要点,为阜宁杨树新品种的更新和提高林分质量提供了良种和栽培技术保障。这些措施使阜宁杨树林生长量提高15%以上,农民每亩林地净收入增加80元以上。

                做大做强“一村一品”,是南林大科技服务团每一名专家工作的宗旨和努力目标。他们根据所对接村的地理、土壤和农林业生产基础,与阜宁县林牧渔业局一起制订了建设具有林果、杨树、新优特种花卉苗木等鲜明特色的、详细的“一村一品”推进规划,并在苗木新品种选择、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市场需求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深入到林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建示范基地,一点一样板

               从2009年开始,南林大将江苏绿拇指园林有限公司确定为在阜宁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的示范基地。6年来,公司已先后建立了百亩杨树新品种繁育基地、1000多亩杨树优质材定向培育基地、300亩彩叶苗木穴盘苗繁育基地和1500多亩常绿苗圃,企业的经济总量增长了10倍,经济效益提高了2倍,为近1000名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全力把该公司打造成为科技型龙头企业,南林大与特种观赏苗木示范点(江苏绿拇指园林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为学校相关成果在阜宁的应用和辐射推广架起了直通车。

               除了建立示范基地,南林大科技服务团还以“果树产业”和“新优特种花木产业”为主攻方向,建立了阜宁县羊寨镇外口村、芦蒲镇芦蒲村、板湖镇陈徐村、罗桥镇林舍村、益林镇振业村和罗桥镇晓光村6个对接示范村,示范户达100户。

              “典型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发挥了样板作用,带动了相关村镇的发展,这一切都凝结了南林大专家的心血和汗水。通过他们的努力,使我县亩均收入超过普通作物2000元以上。” 阜宁县林牧渔业局林桑果技术指导服务站站长刘美介绍说。南林大专家们指导当地林农种了500亩美国薄壳山核桃,产生的效益比一般农作物翻了一番;又培育了2000亩新优特种观赏苗木,让阜宁百姓又多赚了近1000万元,增收约40%。南林大专家们的到来,使当地百姓乐开了怀。

               办科技培训,一年一大批

               挂县强农富民,对农户进行科技服务,不但要输血,还要造血。

        南林大科技服务团十分重视对农民进行生产知识培训。6年来,项目总计开展了技术培训3000余人次,其中30人以上的集中培训30余次,发放各类培训材料1万多份。除了驻村科技特派员与农户一对一的培训外,南林大先后派出专家90人次到阜宁县,就农林业生产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中多层次培训。培训对象包括阜宁县分管林业的各级领导,县、乡、村各级农技人员,杨树、观赏苗木、果树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户等。培训内容涉及美国白蛾防治技术、美国薄壳山核桃培育技术、观赏苗木栽培管理技术、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美丽村庄建设技术、果树设施栽培技术、杨树高效复合培育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是南林大师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培训的一个缩影。近10年来,南林大先后组织600余名专家深入到农户、企业开展现场技术服务,举办了林木新品种引种培育技术、竹木加工、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等培训班、技术讲座120余场次,为林木种苗业、木材加工产业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致富能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9-18 02:20 , Processed in 0.355412 second(s), 22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